新闻中心 项目案例

智慧场馆在战“疫”中的思考 之 “数字孪生”技术应用

分类: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 899

疫情将为中国体育产业转型发展带来契机,进一步加深数字和实体体育产业的融合,推动“数字孪生”技术在智慧场馆建设中的应用,让体育场馆更加人性化、智慧化。

“数字孪生”指的是,以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为基础、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虚拟(信息)空间构建一个可以表征该物理场馆的虚拟实体和子系统,并且这种联系不是单向和静态的,而是在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中都联系在一起。虚拟与现实的高度融合是“数字孪生”的核心概念。

体育场馆是举办体育活动的场地空间,是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场景。“数字孪生”技术在减少工作人员、避免不必要的客户接触、阻断病菌传播渠道上将发挥显著的效果,它在智慧场馆中有哪些应用呢?

01 应用在场馆规划设计阶段的科学决策,缩短建设周期,降低建设成本

每一个空间和系统可以预先通过数字化虚拟进行科学评估,避免不切实际的规划设计,防止在验证阶段重新进行设计,以更少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推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支撑的智慧场馆顶层设计落地。比照之前的效果图、三维动画的展现方式又更进了一步。

02 应用于场馆大型活动项目的协同管控场景

对于大型活动举办期间的人流管理,交通调度、安防管理、应急指挥等重点场景均可通过基于“数据孪生”系统的大数据模型仿真,精细化数据挖掘和科学决策,出台指挥调度指令及决策监测,全面实现动态、科学、高效、安全的大型活动项目管理。任何活动事件、人员车辆、基础设施的运行将在数字孪生系统实时、多维度呈现。对于重大安全事件,依托“数字孪生”系统,以秒级时间完成问题发现和指挥决策下达,实现“一点触发、多方联动、有序调度、合理分工、闭环反馈”。

03 应用于场馆的数字化运维,提升硬件运维工作效率和节能效果

当前大多体育场馆运行方式仍以传统的人力结合部分楼宇智能化子系统进行,这种运维方式对建筑设备的故障处理相对及时,但对建筑设备故障预警分析的能力尚有欠缺。场馆运维服务应是“预防为主、检修为辅”,“数字孪生”技术通过良好的全面分析和预测能力将在场馆的运维领域大放异彩。

04 应用于场馆的运营服务体系

赛事主办方、场馆运营方、参赛运动员、运动观赛者、健身爱好者是智慧场馆服务的核心对象,也是数字化转型考虑的关键因素。“数字孪生”场馆将以“人”作为核心主线,对观赛属性、消费偏好、运动数据等动态监测、纳入模型、协同计算,同时通过电子商务、在线教育,结合AR/VR、高清视频等技术实现虚拟的观赛和线上训练,以智能人机交互、网络主页提醒、智能服务推送等形式,实现服务的快速响应、个性化服务,形成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的“数字孪生”服务体系。对于未来的数字时代的观赛与训练而言,“数字孪生”是再好不过的选择,可以模拟到运动的各种反馈,更为生动直观,既可以可视化教学又可以远程操作,既有乐趣又切合实际。

纵观当下,智慧建筑并不是停留在概念阶段的空中楼阁,智慧酒店、智慧商场、智慧楼宇等已经进入实用阶段。虽然由于体育场馆建筑体量、设施设备、服务范围和人员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延缓了智慧场馆的推广使用,但在智联万物时代,5G+AIoT技术可以充分化解人与空间和距离的割据,实现人、运动、场馆全方面的链接。全国各地体育场馆为了抓住科技创新发展的新机遇,都非常重视智慧场馆的建设,也不同程度地采用了“数字孪生”技术。然而,仅利用数字技术是不够的,还要提升整体团队管理团队的认知,结合数字化转型重构业务流程和管理体系,将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在一起,才能够真正达到智能场馆高品质管理的最佳状态。5G+AIoT时代,万物互联,智慧场馆也将真正成为现实。

在寒夜中点燃火光,在火光中积蓄力量,这场凝重而残酷的战“疫”如一场洗礼,让中国体育产业有了转型契机,也让更多中国人重新审视健康生活的意义。研究表明,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明显增强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体质是自我保护的最佳方式。历次重大疫情发生后,都会引起人们对自身健康的迫切关注,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的愿望会更加强烈,随着体育需求的增加,体育消费也将更加趋热。经历此次疫情,会有更多人意识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的重要性,大家会争先恐后回归场馆参加运动锻炼。待到“疫”消人归时,让我们再相约场馆,挥汗淋漓,畅快呼吸,也期待更多的智慧场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遍布神州大地!

 

声明:本平台所载图文旨在为公众传播知识、促进业内交流、推动智慧场馆发展。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
展开更多
免费咨询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