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一早,2020年第六届亚洲沙滩运动会(以下简称“亚沙会”)闭幕式场馆体育场工地门口,工人们依次排队刷脸入场,遍布在工地内的100多个摄像头通过5G无线传输技术已经将整个体育场的施工现场实时投放在工程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对比大屏幕右侧的网络进度计划,管理人员开始有针对性的部署当天需要重点推进的工作。
工程技术人员实地操作BIM系统,利用该技术建造出的体育场数字模型从总体至细节都能全方位展现,极大帮助管理人员结合施工实际情况进行总体部署和细节校对。
2019年9月,北京城建六集团用15天的时间,赶在体育场开工之前,在施工现场建造了“工程指挥中心”,打造了海南省第一家“5G+BIM+智慧工地”系统。
“刷脸”进场、工人作业区实时定位、施工工序线上模拟“演练”……这样智能化的场景在亚沙会闭幕式场馆三亚体育场项目工地内随处可见。作为“智慧亚沙”的重要载体,“5G+BIM+智慧工地”系统的应用做到施工现场全方位的“可视、可测、可控”,为亚沙会场馆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科技保障”。
三亚体育场项目工程庞大、工种繁杂,如何平衡各环节间的进度是项目能够有序推进的关键。网络进度计划将上千条施工内容变成一条条施工进度线,让一切变得井井有条。
工程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主屏显示工地实时监控视频,副屏是各项工序实时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对比线,每一个工序进展到什么阶段,在副屏上一目了然。将每一个工序的进度线的重点连接到一起,就是当天整个体育场项目工程进度的前锋线。“前锋线是当前工程进展最直观的体现,哪些项目超前了,哪些项目滞后了,看的清清楚楚。”北京城建六集团三亚指挥部副总指挥张方远介绍。
管理人员在工程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进行实时监控管理,其监控能力甚至可以清晰的看到索结构材料上挂的型号吊牌上的具体数字。
除了实时展示功能外,网络进度计划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对后续工序的安排和调整上。
“所有的工序都是一环扣一环的,一个工序超前或者滞后,都会影响到后面工作的开展。比如原本有一个关键线路,但是由于某个前置工序的滞后,让这条线路不再是关键线路,而原本的某一个非关键线路却变成了关键线路,那么接下来的施工计划、资源配置就要跟着调整了。”张方远说。
通过对前锋线的分析,管理人员可以准确找到当前情况下的关键线路,把资源精确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实现“精准指挥”,保证工程有序推进。
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原本工期就十分紧张的体育场项目更是捉襟见肘,劳动力管理系统在“抢进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抢进度,其根源是‘人(工人)、机(机械)、料(物料)、法(方法)、环(环境)’等资源的合理配置,而这其中,‘人’最难把控。”张方远说。
工人上下班进出时都要经过一扇“实名制管理通道”进行人脸识别打卡,工人安全帽上的智能芯片能够记录每一位工人的工作轨迹信息。
为此,体育场工地引入智能化的劳动力管理系统。在进出工地的大门设置“刷脸”打卡系统,精确统计作业人员数量和工作时长。每个工人的安全帽后边安装了一个凸起的芯片,该芯片与工地内安装的数十个砖头大小的通讯设备“工地宝”实现信号的传输,可以精确的锁定每个工人所在的位置,能够实施掌握关键线路作业面的作业人员数量,遇到突发情况,还可通过定位第一时间开展精准施救。
“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还能够得出每个劳务班组乃至每个劳务工人的平均工作效率、平均工作时间以及项目的综合管控水平,有助于项目进行实时管控,科学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张方远说。
此外,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劳动力管理系统的后台还可自动生成工人考勤表、工资表,避免了人工统计带来的差错和纠纷。
近年来,BIM成为建筑行业的热点,是智慧工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场各智能化系统的核心。
“BIM不是一项单纯的技术,而是一套方法体系,而且越是庞大的项目,就越能体现BIM的重要性。”张方远介绍。据了解,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可应用于建筑项目的各个方面,从设计、评估、采购供应、建造期间的物料转移、建造流程控制、资源配置、协调目标生产,以及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物资和资金管理)顺利完成项目交付,再到物业运营管理,涵盖了项目的全生命周期。
项目管理人员展示手机版智慧工地系统,利用该系统每个项目分管人员在检查时发现问题都可随时现场拍摄照片上传到系统,做到最快速的施工情况意见反馈。
在体育场建设的应用场景中,技术人员将设计图纸转化为BIM模型输入系统中,通过模拟建造帮助管理人员完善施工部署和施工计划,通过碰撞检测和优化让各专业的管线消除矛盾、合理排布。
“通过BIM技术建造出体育场的数字模型,所有的细节都可以看得到,所有的工序都可以在模型中提前演练。”张方远举例,“整个体育场项目,各种管线的长度加起来超过300公里,排布错综复杂,没有BIM技术的话,就需要人工做图纸会审,对十几个专业的设计图纸进行反复对比,工作量非常大。而通过BIM技术,就可以自动进行“碰撞检查”,自动标注出矛盾碰撞点,自动优化管线排布、预留施工空间、优化施工顺序。还能够通过BIM技术进行整个建筑的模拟建造,优化设计图纸或施工方案。”
安装在体育场内部的监控探头,拥有12倍变焦以及360°移动能力,可以随意调整摄像头的方向和监视不同远近的物体,进行大范围、无死角监控。
除了管线排布,BIM技术在三亚市体育场项目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索结构、膜结构上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BIM技术,施工人员可以在施工部署、资源配置、进度计划制定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达到缩短工期、控制成本、提升质量的目的。
来源 | 三亚亚沙会官方网站 张野
摄影 | 封烁
编辑 | 羊养恩
审核 | 曹学军
云娱智慧致力于将先进的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融入到,以信息化、智慧化为核心,以文体场馆和旅游景区为基石的数字经济运营服务平台,满足大众在学、赏、玩、动、享多方面的需求,助力人们实现美好生活。
了解更多智慧场馆解决方案等信息,可以关注“云娱智慧”
声明:本平台所载图文旨在为公众传播知识、促进业内交流、推动智慧场馆发展。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