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了解,目前,文化和旅游部建设有21家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另外还有19家园区正在开展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截至2020年底,40家园区内已集聚文化企业10.91万家、从业人员121.31万人;园区内文化企业2020年营业收入总额约1.2万亿元,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总额7513.71亿元。
各省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同样表现不凡。以南京市为例,2021年前三季度,南京市全市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入驻企业数同比增长70.5%,主要数字文化园区企业数同比增长70.5%,全市1825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445.90亿元,比2020年同期增长20.9%,比2019年同期增长17.6%,两年平均增长8.4%。
放眼全国,目前,我国已形成包括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区、环渤海文化创意产业区、珠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区、滇海文化创意产业区、川陕文化创意产业区和中部文化创意产业区在内的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各类文化产业集群在为区域经济增长带来新动能的同时,也在助推区域经济的综合提升与协同发展。近5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园行业市场规模(按收入计)呈增长趋势,由2015年的4009.6亿元上升至2019年的5248.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0%。未来,伴随文化产业园产业融合、服务功能延伸,中国文化产业园行业市场规模将以5.6%的年复合增长率继续保持上升趋势,预计2024年可实现6898.4亿元。
结合历年来国家对文化产业园区的政策支持,不难看出,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正站在发展风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抓住用好重大政策机遇不可轻易忽视,文化企业应当关注政策动向用好政策工具,形成与市场的合力。
1.要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鼓励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和创建园区整合优势资源,支持园区内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申报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遴选组织园区内优质文化企业参加国内外文化产业重点展会活动,并在宣传推广、场地展位、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
2.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落实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综合运用各类资源与服务,引导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和创建园区立足自身优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增强优质文化产品供给能力。
3.要培育融合共生文化生态。引导园区营造社区化工作生活环境,面向社会开放文化设施、提供公共服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益文化活动,增强对入驻企业和社会公众的文化吸引力。鼓励园区结合自身发展定位,依托园区内商业空间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消费新场景,培育文化消费新业态。支持园区内符合条件的商业空间申报建设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云娱智慧为平阳县文化中心打造智慧管理驾驶舱




扫码体验小程序↓


温州新平阳文化中心智慧文化产业园区项目
杭州云娱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致力于将先进的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到智慧文博场馆建设、智慧园区解决方案、智慧商业综合体解决方案、文化体育旅游服务中,实现场馆园区的智慧化运营管理,提升场馆精细化运营能力,满足大众在学、赏、玩、动、享多方面的新消费需求,助力人们实现美好生活。
云娱智慧以原剧汇王朝团队和业务为基础,正式成立于2019年12月3日,是上海主板上市公司大丰实业(股票代码:SH603081)整合大丰实业文化体育旅游新业务的互联网平台,助力人们实现美好生活的探索者。
浙江大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A股上市企业,文体产业整体集成方案解决商。
已构建了以文化产业、体育产业为主导,数艺科技、文化传媒、文旅融合、轨交产业“两体四翼”产业格局。
具有文化、体育、演艺、旅游项目的策划、创意、建设、投资、运营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优势。
云娱智慧主要业务板块:
智慧票务营销管理系统、智慧场馆园区运营管理系统(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文博体验场馆、体育馆、文体中心)、设备运维管理系统、数字营销、剧汇王朝。